Google

30.6.17

[小混混學華語] 該教注音嗎?

之前從台灣買回來的教具: 有趣的文字

之前在中文學校教中文的經驗實在太差, 後來就決定教好自己小孩就好....無法救渡眾生啊!!

我以前的經驗是學生不寫作業(每週頂多兩行國字喔!)/家長也不在意, 老師能怎麼辦?! 花那麼多時間大老遠把孩子送去上中文, 根本就很浪費時間. 不如, 自己在家, 每天學一點, 當作是種習慣, 也不至於打壞學習胃口. 趁現在還小, 學一點. 不然以後還有英文, 更沒時間學中文.

女兒去年上小學, 從她六個月大開始我就唸繪本, 沒有特別教字. 今年過年回台灣, 把國小課本搬回來了. 最近哩哩拉拉學完注音了. 我跟她說好, 一天頂多寫一頁. 天氣好出去玩不用寫. 但是沒出去玩在家就要乖乖寫XD 我覺得慢慢學, 學到離家其實應該也學不少吧! 不用求快求多, 培養興趣比較重要.


拿台灣國小課本教還不錯, 反正就按照課本順序, 有系統.

本來想兩個小孩一起教. 但因為弟弟還沒上學寫字, 最後我把他放在旁邊玩. 可是有的時候姊姊自己唸完一遍, 忘了她唸過什麼, 到是弟弟記得了XD 女兒開始學注音之前, 德文字母就學得差不多了, 其實幫了一點忙. 之前有朋友的小孩比較早學注音, 但她們說小孩學完注音, 但沒有辦法把注音拼起來. 女兒可能比較大, 也學過德文了. 她一邊學注音, 就可以把注音拼起來.


雖然有很多人覺得教注音沒有用, 全世界只有台灣人用注音. 但個人覺得其實還是有用. 別忘了台灣也是有兩千三百萬人. 這世界上少於兩千三百萬人使用的語言可多了, 難道他們就要放棄這些語言嗎? 我覺得拼音最大的問題是會和德文字母打架, 所以一開始教還是教注音比較好. 注音學好, 拼音長大自己學就好, 看看對照表就會了. 另外注音是從中文字型演變而來的, 所以我也不覺得有多花時間學什麼. 常用的中文字有四五千個, 注音37個, 等於多學不到0.1%的字, 就可以拿來唸大多數的繪本, 挺划算的吧  學注音就也學了筆順. 我女兒學完注音, 現在學字, 大部分課文的字, 她都可以猜得出筆順. 


現在比較大了, 偶爾要用電視利誘. 爸爸會給德文電視看啊 -.-" 不然學中文這麼辛苦, 更不想學@@ 但其實我覺得有些節目還滿有意思的. 我過年買了中文版的 Curious George, 自己都很想看XD


我女兒每次在抱怨的時候, 我就告訴她, XXXX (兒子班上的日本同學) 去上日文課, 日本人的 "注音" 更多喔! 還有兩種咧! 而且人家也要寫漢字. 中文簡單多了XD

[發燒] 小兒週期性發燒 PFAPA 症候群

中文的資料不多, 那就只好自己貢獻一下了XD
-------------------------------------------------------------------
感謝朋友們的關心, 就乾脆寫在這裡給大家當參考. 常看我po文的大概都知道我家有個定期/準時發燒的兒子. 算一算也堂堂邁入第三年了@@ 本來想說德國小兒科診所再不給我轉診單, 我就要回台灣檢查了. 我們的小兒科醫生終於感受到我的怨念, 前天終於到Charite看診了, 而且兒子也準時發燒了.

雖然還沒有完全確診, 但台/德兩邊的醫生初步都覺得可能是PFAPA症候群. 病因不明, 文獻紀載不多, 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 也的確是個 "長大就會好" 的病, 生長發育不受影響, 只是發燒會很頻繁.

簡介一下我兒子的狀況: 他滿三個月前就有兩次發高燒住院的紀錄, 不曉得和這有沒有關係, 但當時醫生覺得這麼小的嬰兒發高燒有點少見, 而且不是細菌感染.

一歲兩個月去保母家後, 大概每個月燒一次. 我想說剛出去過群體生活, 生點病很正常, 一個月一次好像還不算太多. 我就平常心看待. 也不太確定這一段和這個症候群有沒有關.

兩歲三個月(2014年九月)進了Kita, 其實秋冬一開始都沒什麼事, 我本來還想說在保母家練得身強體壯了. 沒想到到了兩歲八個月(2015年二月中)開始規律性的發高燒, 每隔三週一次(病一週, 健康兩週)連續至少十五次(紀錄被爸爸丟了 -.-"), 每次高燒大概五天, 都是逼近40度C. 沒有特別症狀, 只有扁桃腺/頸部淋巴結腫大, 很厚的舌苔和口臭. 他通常就是很累, 食慾不佳. 我本來就不太給退燒藥, 除非是很難入眠才會給退燒藥. 但其實藥效時間過了就又燒回去. 而且他似乎就是自己發自己的燒, 不會和別人相互傳染. 生病期間還是和大人又親又抱一起睡, 但從來沒人被他傳染.

去年(三歲半以後)大概還是以這個頻率在發燒. 但很神奇的是, 去年姐姐一個月肺炎, 他都沒有加入戰局XD 他不是太群體的動物, 所以我們都笑說他不想去上學, 自己放病假. 加上有時候他竟然提前/延後發燒, 避過重要節日(例如, 生日), 我們都說這是心病.

每次血液/尿液檢查幾乎都正常, 最後都落得醫生一句 "長大就好了", 但實在太頻繁, 已經有點影響家庭生活. 今年一月底回台灣過年, 又準時生病. 在婦幼醫院拜訪醫生朋友後, 他幫我轉診台大教授. (老娘沒唸醫學系, 好歹也認識一堆醫生) 因為時間不夠長, 台大醫生也只能驗血驗尿, 但又是一張接近滿分的檢驗報告. 後來朋友有機會遇到教授, 教授提到這可能是PFAPA症候群. 罕見, 但文獻上是有紀錄的.